簡單說明電療治療原理
電療的原理主要是使用於復健及肌肉問題,因為人類人體的神經和肌肉,都是經由微電流在傳導訊號,藉此完成反應跟動作。因此電療就利用這個一特點,于人體的特定位置上貼上電流貼片,模擬人體傳導的訊號,主要功效是改善部分血液循環、放鬆緊繃的韌帶肌肉以及預防肌肉痙攣,故電療跟中醫針灸不相同,它被視為很有效的短期止痛工具,甚至於肢體不便或者久臥在床的病人,也建議用電療延遲肌肉萎縮。中醫針灸抑或是電療都可改進病痛,倘若不瞭解該選中醫針灸又或是電療,則要諮詢醫生的建議。
電療功效必看!
在傷科或是神經病變的症狀治療面向,也有西醫「電療」這個選項。那麼電療跟中醫針灸的功效一樣嗎?中醫針灸與電療的區別在於,電療的器材能夠控制產生出來的電流週波,繼而阻隔傳導速度比較慢的痛覺訊息,所以有止痛的功效。此外,也能經由電療器產生中頻的干擾電流,使電刺激進入比較深層的組織,擾亂神經痛決傳送功用,刺激身體分泌內啡肽進而產生止痛、促使血液循環與組織癒合,和消浮腫的功效。經由電療除了可達到上列的治療功效之外,還可對有一些神經受損病患運用電刺激,保持患者的肌肉收縮功能,以達避免病患肌肉萎縮的功效。這也是中醫師推薦電療應用的範疇。
簡單介紹針灸治療法
中醫治療方式有很多種,其中最常見的療法則是針灸。中醫針灸治療的目標是「調氣」,不過氣的運行路徑以「經絡」為基礎。身體內分布著十二正經和奇經八脈,彼此相互連繫變成氣、血與種種津液循環的系統,且聯繫著體表、四肢以及臟腑,維持正常生理功能。而針灸的原理則是利用刺激穴道的方式,來達成全身氣血的調整,當阻塞經絡的氣血被疏通,相應的經脈與臟腑就可復原到本來的情況。藉由針灸經絡穴位,調理體內機能,以達到治療功效。針灸會刺激大腦中樞跟周邊神經系統釋出不同的內源性腦內啡,達成止痛的效用,故有一說是中醫針灸不像服藥一樣會上癮。
三個針灸治療可以改善的病症
一到中醫診所,常常有許多人身上插著幾根針,利用中醫針灸的方法來調理身體或者治病。下方我們就來說說針灸的功效有哪些吧!
功效一:疏通經絡
身體上佈滿了經絡以及穴位,假設氣血不通容易造成身體不舒適,疲勞感湧上,因此中醫會推薦針灸的原因就在於可以利用穴位以及獨特的手法,達到幫忙經絡通暢、使氣血運行順暢的功效。
功效二:陰陽平衡
針灸能夠使人體體內陰陽失衡的狀況轉為平衡,並使體內的寒氣與濕氣更快排出體外,也能調理體質,促進體內代謝和排毒,達成保健的功效。
功效三:消瘀散結
透過中醫專業的技術,使體內囤積的瘀血和不通氣結在穴道的刺激下消散。
用針灸加電療改善麻痺與疼痛感
黎小姐因為車禍導致肩頸痛、肌肉無力與指尖麻木等狀況,各處就醫之後發覺是周邊神經病變。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就利用中醫針灸結合西醫電療的方式來治療,先經由超音波定位神經受損的範圍,然後由中醫師進行針灸,最終再以直流電刺激損害的神經,來加速恢復以及降低附近神經沾黏,成功解決車禍造成的疼痛與指尖麻木。
依據臨床統計,罹患周邊神經病變的病人,經過4到6次「針灸+電療」的療程後,麻痺和疼痛感大約可以緩解8成,可望以後可一直提供給有相關病狀的患者一個選擇。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