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資訊:電療治療原理
電療法的原理是刺激較大之神經纖維去抑制疼痛纖維的傳導,減低痛傳入時的神經興奮活性,達到止痛的效用,有點像不會痛的光療法,對傷口復原或者慢性病皆有不錯的效用。對於怕痛或者怕針灸的人來講,電療是很好代替針灸的方式,早期中醫的針灸治療不太適合治療有傷口的狀況,因而有一些中醫師會推薦電療當成治療的方式。另外像是有些急性的扭傷又或是慢性疼痛,中醫師也推薦能夠靠電療來改進。
電療治療的功效
在傷科或神經病變的症狀治療面向,也有西醫『電療』這個選項。那麼電療跟中醫針灸的功效一樣嗎?中醫針灸和電療的區別在於,電療的機器能控制產生出來的電流週波,進一步阻隔傳導速度較慢的痛覺訊息,故有止痛的功效。同時,也能夠藉由電療器產生中頻的擾亂電流,使電刺激進入比較深層的組織,干涉神經痛決遞送功能,刺激身體分泌內啡肽進一步產生止痛、帶動血液循環與組織癒合,和消除水腫的功效。藉由電療除了可以達到上列的治療功效之外,還可對某一些神經損壞病友使用電刺激,保持病友的肌肉收縮功用,以達避免病患肌肉萎縮的功效。這同樣是中醫師推薦電療應用的範疇。

針灸療法的原理是什麼?
中醫的針灸療程原理是經由施針深度刺激人體內部的穴道,達成增進血液循環、快速修復組織,同時能神經傳導,進一步調理身體的機能。在目前的運用上,凡是心緒不寧、濕疹、睡眠不佳、肥胖、中風後遺症、神經失調或腸胃不適等,只要經中醫生診斷,都很建議運用中醫針灸來治療。
三個針灸治療可以改善的病症
一到中醫院所,時常有許多人身上插著幾根針,利用中醫針灸的方式來調養身體或是治病。下方我們就來說說針灸的功效有哪一些吧!
功效1-疏通經絡
身體上佈滿了經絡與穴位,倘若氣血不通容易使得身體不適,疲累感湧上,因而中醫會推薦針灸的原因就在於可以利用穴位及獨特的技術,達成協助經絡通暢、讓氣血運行順暢的功效。
功效2-陰陽平衡
針灸能夠使人體體內陰陽失衡的狀況轉為平衡,並使體內的寒氣和濕氣更快排出體外,也能調養身體素質,促使體內代謝跟排毒,達成保健的功效。
功效3-消瘀散結
經由中醫專業的技巧,讓體內積累的瘀血及不通氣結在穴道的刺激下消散。

針灸和電療皆有解決病症的作用,那它之間有什麼不一樣呢?中醫針灸的原理是透過中醫施針穴位達成療效,治療事項也較廣泛,從肥胖到失眠等等的病友,皆可接受治療。然而電療則不看穴道,單純以低周波刺激肌肉的話,通常是用於肌肉損傷與神經復健,傾向輔助復健病人。故某一些中醫師才會建議使用『針灸加電療』中西合併的方式,來達成更完整的療效。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