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骨傷 中醫針灸電療費用專文

〔中醫〕不知道拔罐的原理跟功效嗎?花四分鐘迅速瞭解!

〔中醫〕不知道拔罐的原理跟功效嗎?花四分鐘迅速瞭解!

拔罐是傳統中醫的一種治療方式,一直到現在還是有很多人對拔罐的功效深信不疑,但是大家瞭解拔罐的治療原理與拔罐能夠達到什麼治療效用呢?對此中醫師表示,拔罐其實是運用負壓吸引肌肉的方式使局部肌肉加壓,以達成疏通經絡、舒緩疼痛及促進循環的效果。縱然拔罐的好處許多,但是中醫師也特別叮嚀,病患絕對不能太過依賴拔罐的效用,若病徵太嚴重時,依然要詢問中醫師有沒有其他更合適的治療方法。

 

 

拔罐的原理是什麼?

中醫認為我們身體之中存在著經絡系統,且經絡系統內外縱橫交錯把全身銜接成一個整體。平常經常聽到中醫針灸,治療原理便是透過穴道來調節經絡與臟腑的功能,以達到平衡氣血與疏通經絡的功效。拔罐的治療原理實際上也是一樣,透過吸拔穴道或者瘀血的部位,進一步讓身體開啟自癒本能。

看完上列的拔罐治療原理,那麼各位知道中醫師是怎麼樣進行拔罐的嗎?中醫師會令杯罐內產生負壓,並且吸附于體表令已老化的毛細血管破裂,不只能夠治病,還能夠增加免疫力的功效。另外,走罐也是一種常看到的拔罐技巧,中醫師會把杯罐上下左右抑或是單一方向的推動,其中的原理就是為了要同時治療數個穴位,此技巧針對背部的痠痛以及感冒頭暈十分有效果。

 

原來拔罐功效與好處這麼多!

中醫師指出拔罐對內科及外科都可以起到治療的功效,從皮膚病、肥胖、腸胃疾病到腎臟疾病等等,基於現代醫學的視角可以將拔罐的好處和功效分成以下四個方面:

□提升抵抗力

了解更多

想要曉得電針是什麼,這有詳盡的原理說明(包括中醫針灸、電療)

想要曉得電針是什麼,這有詳盡的原理說明(包括中醫針灸、電療)

傳統針灸是中醫治療上很常看到的一種方式,目前電療針灸也是越來越多醫師開始運用的療法,所謂的電療針灸又稱雷射針灸和中醫電針,透過微量的雷射達成更好的治療效用,網上也不少推薦的電療儀能夠自身在家使用,可知針灸電療已愈來愈普遍了,與此同時也可看見許多文獻研究支持電針的功效,坊間的中醫診所也開始逐漸的具備這樣的治療形式。

 

 

中醫針灸的施作方式介紹

中醫針灸的原理便是靠銀針刺激穴道,透過穴道疏通人體不順的經絡,中醫師認為穴道是人體經氣的聚流之地,針灸的刺激能夠達到血液循環與修護,繼而達到止痛的宗旨,現在除了西醫以外,中醫也是愈來愈多人碰見身體不舒服會想要找尋的治療管道,一般有腸胃消化不良與難以排便問題,或者是睡覺與情緒障礙都會尋求針灸的治療,此外像是婦科或者是一些疼痛的病徵也皆是針灸很常見的治療疾病。

 

淺談電療的原理

電療法的原理是刺激較大之神經纖維去抑制痛纖維的傳導,降低痛傳入時的神經興奮活性,達到止痛的效果,有點像是不會疼痛的光療法,對於傷口復原抑或是慢性病都有不錯的效果。對於怕痛或怕針灸的人來講,電療是很好代替針灸的方法,早期中醫的針灸治療不太適合治療有傷口的狀況,因而某些中醫師會推薦電療當成治療的方法。額外像是某些急性的扭傷或是慢性疼痛,中醫師也推薦能靠電療來改進。

 

了解更多

拔罐的原理是什麼?功效有哪一些?看完本篇讓你快速了解!

拔罐的原理是什麼?功效有哪一些?看完本篇讓你快速了解!

於中醫的觀點下認為人會生病為體內氣血功能紊亂以及其他外界因素所引發的,可是同時也和免疫力有密切的關係,由於當人體免疫力下降生病時,就會有氣血運行不順暢、經絡傳達障礙等其它病理病徵。而中醫生表示除了藉由西藥治療病症外,推薦大家也能經由拔罐療法來保養身體,而在中醫拔罐療法的原理為對人體體表的穴位做部分刺激,藉此來達到舒緩疼痛、促進循環、疏通經絡等的功效,中醫生提到拔罐療法對身體的好處真的相當多,推薦各位都能夠試試看運用這療法來治療病症強健體魄。

 

 

拔罐的原理及功效

中醫認為我們身體當中存在著經絡系統,且經絡系統內外縱橫交錯把全身相連成一個整體。平常時常聽見中醫針灸,治療原理便是透過穴道來調節經絡以及臟腑的功能,以達到平衡氣血與疏通經絡的功效。拔罐的治療原理實際上也是一樣,透過吸拔穴道或者瘀血的區域,從而讓身體打開自癒本能。

看完以上的拔罐治療原理,那麼大家瞭解中醫生是怎麼樣執行拔罐的嗎?中醫生會讓杯罐內產生負壓,且吸附在體表令已老化的毛細血管破裂,不單可以治病,還可以增加免疫力的功效。除此之外,走罐也是一種常見到的拔罐技術,中醫生會將杯罐上下左右或者單一方向的推動,其中的原理就是為了要同時治療數個穴位,這技巧對背部的酸痛及感冒頭暈非常有效。

 

拔罐的好處與功效

中醫生指出拔罐對內科及外科都可起到治療的功效,從腸胃疾病、肥胖、腎臟疾病到皮膚病等等,基於現代醫學的視角能將拔罐的好處與功效分為下方四個方面:

◇提升抵抗力

了解更多

[好文推薦]詳細解說中醫針灸治療的功效和原理,想做此療程的你必知!

[好文推薦]詳細解說中醫針灸治療的功效和原理,想做此療程的你必知!

醫學技術進展到現在,出現了許多方法,無論中醫或者是西醫,都能夠治療身體的百病,滿多人推薦中醫針灸此方法,這些年也愈來愈受重視,國內外都逐漸的把針灸列入正式的醫療事項,且與現代醫學知識重新結合,進展出穴位電療與屬於21世紀的科技療法。甚至許多著名的運動選手皆推薦針灸且讚揚它的功效,定期會運用中醫針灸治療,想必它有絕對的功效與迷人的地方~

 

什麼是針灸?

中醫的針灸療程原理是透過施針深入刺激身體內部的穴位,達到帶動血液循環、快速恢復組織,與此同時可神經傳導,繼而調養身體的機能。在現今的運用上,凡是濕疹、腸胃不適、睡眠不佳、神經失調、肥胖、心緒不寧或是中風後遺症等,只須經中醫生診斷,皆很推薦使用中醫針灸來治療。

 

 

針灸前要先知道自己是否適合

針灸基本上就是利用銀針刺激身體的穴位,繼而能夠調解全身的氣血,假設氣血不順暢,可經由針灸從一個點沿著經絡來影響全身,但是中醫師沒有推薦這個療程給所有病友。為什麼呢?中醫師認為針灸較為適合有神經的疼痛、腸胃狀況、精神狀況(憂鬱抑或是煩躁等等的傾向)抑或是有婦科病症像是經期不順、產後的調理的病人,中醫師皆會推薦針灸的療程給有上列疾病的病友。

 

了解更多

拔罐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在拔罐以前先來認知有哪一些禁忌

拔罐並不是人人都適合!在拔罐以前先來認知有哪一些禁忌

拔罐為中醫針灸學之中的一種方式,照常理而言,拔罐可說是一個不危險、有效的治療手段。操作手法不只簡單外,安全性高又可顯著改進不舒服的病狀,是深受歡迎的中醫治療方式之一,不過中醫師提醒,拔罐的安全性雖高卻並不是每個人都能適用,拔罐同樣有禁忌需注意的!中醫師提出,拔罐可以算是一種『先損壞、再重建』的治療方法,於肌膚之上給局部加壓使微血管充血、破碎,以達成加快循環、改善痠痛的功效,有一定程度上的刺激性與疼痛的感受,因而,推薦下列幾種病症與狀況者,拔罐以前最好先洽詢中醫師建議喔!

 

 

不是每個人都適合進行拔罐!

使用拔罐治療病症可以說是一種較安全的療法,正常來說拔罐可用於針灸治療的各種病症,但是中醫師表示,拔罐療法事實上有禁忌症,下述我們便馬上來為各位介紹有哪些禁忌症的人不宜執行拔罐。

(1)抽搐以及痙攣發作時絕對不能進行拔罐。

(2)有出血傾向的病患需要慎用拔罐,比如刺絡拔罐這類別的方法一定要避免。

(3)有嚴重肺氣腫的病患,背部和胸部不宜執行拔罐,對大號火罐或者是強負壓吸拔這兩種方式一定要避免。

(4)心力衰竭或者是體質比較虛弱的人同樣不推薦執行拔罐。

(5)骨折的病人在骨折未徹底癒合以前,萬萬不可執行拔罐,不然會影響到骨頭的對位與癒合。急性關節韌帶扭傷者於拔罐之前一定先讓中醫師評估情形,假如韌帶已經斷裂則千萬不要貿然拔罐。

(6)皮膚有潰瘍抑或是受傷的地方不宜拔罐。若有治癰癤抑或是其它急性感染的時候,中醫師要嚴格的把握時機。

(7)孕媽咪需要留意拔罐的地方,腰骶及腹部皆是不宜拔罐的地方。

 

釐清中醫拔罐的3大觀念

○中醫拔罐禁忌(1)拔罐以後就淋浴

正常來說於拔罐之後都會被囑咐說不可以淋浴,這是由於拔罐之後,皮膚是在一種受傷的情況下,正值相當衰弱的情況,這時淋浴易造成皮膚破裂或者是發炎。特別是拔罐之後別立即淋浴,特別是用冷水淋浴,因為這時皮膚的毛孔正處張開的狀態,因此相當易著涼及感冒。

了解更多

原來中醫針灸跟電療區別在『這裡』!一起來瞭解他們之間的不一樣~

原來中醫針灸跟電療區別在『這裡』!一起來瞭解他們之間的不一樣~
電療的施作方式介紹

電療的宗旨是經由微弱電流刺激肌肉收縮,繼而增進一部分血液循環以及阻斷神經痛,以達到舒緩疼痛的一種治療方法。電療的適用範圍廣並且可有效果的減輕痛,是復健科時常運用的一種治療工具。電療常用於神經痛、下背痛、肌肉骨骼系統疼痛和肩頸痛等,短期內可有效果的止痛。但電療止痛只為輔助作用,沒有辦法直接治療肌肉骨骼的問題,真正影響到回復速度的還是自己的自癒能力。雖然中醫針灸跟電療的原理不相同,但中醫針灸跟電療皆能夠改善身體的病痛,至於要選擇中醫針灸或是電療需要跟醫生溝通。

 

電療有哪些功效呢?

現今不單有中醫針灸療法能選擇,西醫的電療也能刺激肌肉,達到和中醫針灸雷同的功效。最常見到的功效是緩釋肌肉痠痛,無論是動作不良積累的痠痛,或是運動不慎引發的拉傷,電療都有很好的功效;再來可減緩肌肉萎縮,有許多久病在床的患者,皆會面對因運動不足而使得的肌肉萎縮,電療可很好的延遲萎縮跡象,故許多手術完療程皆會含電療;神經失調的問題常常用電療改善,譬如常常耳聞的顏面神經失調,便可經由電流刺激,增加收縮並且協助臉部恢復,絕大部份都能恢復如初。但是假使體內有金屬植入物、高低血壓患者則不推薦使用電療喔,此時可以考慮中醫針灸療法。

 

 

針灸療法的原理是什麼?

中醫的針灸療程原理是透過施針深度刺激人體內部的穴道,達到促使血液循環、快速修復組織,同樣能夠神經傳導,繼而調理身體的效能。在現在的使用上,凡是神經失調、睡眠不佳、肥胖、濕疹、腸胃不適、中風後遺症又或是心緒不寧等,只需經中醫生診斷,都很建議使用中醫針灸來治療。

 

了解更多

拔罐後的瘀血究竟是不是自然現象?有關於拔罐的原理&功效看這邊!

拔罐後的瘀血究竟是不是自然現象?有關於拔罐的原理&功效看這邊!

拔罐為傳統中醫的一種治療方法,直到現在依然有許多人對拔罐的功效深信不疑,不過各位知道拔罐的治療原理以及拔罐可以達到什麼治療效果呢?對此中醫師指出,拔罐實際上是運用負壓吸引肌肉的方式使局部肌肉加壓,以達成促進循環、舒緩疼痛及疏通經絡的效用。就算拔罐的好處許多,但中醫師也特別叮嚀,患者絕對不能太過依賴拔罐的功效,假如病狀太嚴重的時候,依然要諮詢中醫師有沒有其它更加適合治療方式。

 

 

簡單說明拔罐的原理

我想各位對拔罐都不陌生,但你們了解拔罐的治療原理嗎?中醫師提到拔罐的原理基本上是將一個罐子內的壓力降低以後,使罐子吸附在筋絡、穴位或者是身體不舒適的部位,讓那個部位充血與瘀血。

中醫師首先會依據病人的情形來判斷罐子的尺寸,再運用燃燒或抽氣的方法降低裡面的壓力,依據這原理讓罐子吸附在皮膚表面,這樣的力量將會讓該區域的微血管充血甚至充到破裂,這也就是拔罐後皮膚上會有深色圓形的主因。了解了拔罐的原理以後,大家下次去看中醫的時候,不妨也能夠試試看拔罐療法喔~

 

拔罐的六大功效

(1)平衡陰陽

人體發熱是陽氣盛實的表現,發冷為陰氣盛實的病狀,如果想要解決這些病狀,中醫師推薦患者可以分別於大椎與關元的地方進行拔罐,這麼一來將可以達成平衡陰陽的功效與好處。

(2)調和臟腑

拔罐療法透過負壓吸引作用使穴位產生充血和瘀血等的變化,這個功效是能繼而讓經絡跟內在的臟腑相連,最後達到治療臟腑疾病的好處。

(3)疏通經絡

拔罐療法透過其溫熱機械的刺激以及負壓吸引作用,刺激人體的穴位及經絡系統的功效,藉此使營衛調和和氣血暢通,最後達到治療各種病症的好處。

(4)協助診斷

中醫師能經由拔罐之後體表的變化,有效的判別疾病的性質、部位以及嚴重度。

了解更多

[拔罐療法]禁忌症&要留意的事,花3分鐘一次了解!

[拔罐療法]禁忌症&要留意的事,花3分鐘一次了解!

中醫院所中,常看到因為肩頸疼痛看醫生的病患,還有很多人於身體勞累時,都會找尋中醫生拔罐來修復元氣。拔罐療法的治療範圍很廣,尤其對減肥、感冒、腰肌勞損和肩頸僵硬等等有一定程度上的療效囉~

刮痧跟拔罐的基礎原理相似,都是藉由外力順著相關經絡與穴位刺激,使部分皮下微血管破損,引發肌膚表面的瘀點或者是紫色痧痕,這就是所謂的『痧點』又或是『印痕』的根源,將阻滯在人體裡面的病理產物經由肌膚代謝,讓病變細胞和組織和器官達到活化藉以打開身體自癒作用的開關,帶動血液和淋巴交替的效果,疏散身體裡面淤積不順暢的氣血,改進疲倦、痠痛,進而活絡身體免疫系統的功能的中醫治療方式。

只是,拔罐並非任一個人都可試看看的,拔罐也與其他的穴位刺激療法也有其禁忌要留意的,如果想自己在家裡面拔罐,推薦要先請問中醫生的見解,了解自己能否接受拔罐治療才不會讓自身遭受傷害喔~

 

 

哪些人不適合拔罐?

運用拔罐治療病症算是一種比較安全的療法,正常來說拔罐能夠用于針灸治療的各種病症,但中醫生表示,拔罐療法事實上有禁忌症,下列我們就立即來為大家介紹有哪一些禁忌症的人不宜拔罐。

(1)抽搐與痙攣發作時千萬不要進行拔罐。

(2)有出血傾向的病人需要慎用拔罐,譬如刺絡拔罐這類型的方式一定要避免。

(3)具有嚴重肺氣腫的病人,背部及胸部不宜進行拔罐,針對大號火罐或者是強負壓吸拔這兩種方式一定要避免。

了解更多

適當的拔罐可以緩和身體的不舒服,在拔罐治療前先來瞭解它的原理吧!

適當的拔罐可以緩和身體的不舒服,在拔罐治療前先來瞭解它的原理吧!

于中醫的觀點下認為人會生病為體內氣血功用紊亂和其他外界緣故所造成的,可是同時也和免疫力有密切的關聯,由於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染病時,便會具有氣血運行不順暢、經絡傳達障礙等等其他病理症狀。而中醫師表示除了藉由西藥治療疾病以外,推薦各位也可以藉由拔罐療法來保養身體,而於中醫拔罐療法的原理為對身體體表的穴位做局部刺激,藉此來達到疏通經絡、促進循環、舒緩疼痛等的功效,中醫師指出拔罐療法對人體的好處真的非常多,建議各位都能嘗試運用這療法來治療病症強健體魄。

 

 

拔罐的原理

我相信大家對拔罐都不陌生,不過你們瞭解拔罐的治療原理嗎?中醫師提出拔罐的原理事實上是將一個罐子裡面的壓力降低以後,讓罐子吸附在筋絡、穴位或身體不舒服的區域,讓那個區域充血與瘀血。

中醫師首先會依據患者的狀況來判斷罐子的大小,再運用燃燒或者抽氣的方式降低裡面的壓力,依據此原理令罐子吸附在肌膚表面,這樣的力量將令該區域的微血管充血甚至充到破裂,這也就是拔罐以後肌膚上會有深色圓形的主因。了解了拔罐的原理之後,大家下次去看中醫時,不妨也可嘗試拔罐療法喔~

 

原來拔罐功效與好處這麼多!

把拔罐球壓在需治療的區域,裡面便會演變成真空狀態,吸附于皮膚之上。藉由這種運用抽取罐體內空氣的方法達到真空狀態,運用真空吸引的力量達到拔罐的目的,達成下述六大好處與功效。

【1】令血液變清澈

了解更多

拔罐看健康:中醫師教你怎麼樣從罐印顏色與消退時間來分辨體質!

拔罐看健康:中醫師教你怎麼樣從罐印顏色與消退時間來分辨體質!

有關於中醫的拔罐,大家最在意的東西無非就是疼痛的程度,跟拔罐之後的顏色所表示的含義。中醫師提到,在接受了中醫的拔罐治療以後,肌膚所發揮的淡紅色、紫紅色或是瘀紅色等不相同的顏色,表示的是每個人體質與病灶的差別,各位能夠透過罐印的顏色來判斷自己身體的健康狀況。假使對於罐印的顏色有任何的疑問,大家能請教中醫師獲得完整的資訊。

 

 

不同的罐印顏色代表的是什麼意思

中醫拔罐以後常看到的皮膚顏色及代表的定義:

罐印顏色◎艷紅色-代表你的體質屬熱性,一般體溫比較高,不過也可能代表有局部的發炎反應。

罐印顏色◎紫紅色-代表你的氣血循環不好,假如拔罐的罐印顏色偏深或是偏黑的話代表可能有血瘀的狀況。

罐印顏色◎灰白色-代表氣血不順,體質較虛弱。

罐印顏色◎有水氣-代表體內的濕氣過度重。

罐印顏色◎淺紅色-代表你的氣血循環十分好。

中醫師表示,拔罐的罐印顏色只能夠反映出局部的身體健康狀況,假設對自己的健康狀況有疑慮的話,推薦各位照樣要找尋中醫師洽詢,幫忙身體恢復健康。

 

說明罐印消退時間為何有快有慢

每一個人拔罐完之後的罐印顏色皆會不一樣,于中醫的角度來說,假設拔罐完以後罐印的顏色越深代表病狀越嚴重,也代表身體中的溼氣越多,那樣一來罐印持續的時間也會較久一點。因為在毒氣外排的過程之中,這些濕氣會使毛孔閉合,促成毒氣附著在皮膚無法排出。

中醫師提到罐印的消退代表我們人體內吞噬毒素的一個代謝過程,一般來說罐印于一週之內徹底消退是代謝正常的,超過7天或是7天以上則是代謝比較不好的,中醫師也提到拔罐之後罐印消退的時間將會隨年齡與身體素質的不同而有所影響。

 

 

拔罐因為沒侵入性而且安全性高,所以很多人會在家裡面自行拔罐來舒解不舒服,不過中醫師表示拔罐並非越痛或者越久便越好,建議各位一次拔罐的時間控制在5到10分,並且在覺得疼痛的時候要適當的減壓避免肌膚受傷。中醫師提醒大家,現在坊間有許多養生儀或是美容排毒機都是使用拔罐的原理,不過這一些機器不單效果有顧慮,在操縱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危險。為保護自身的安全,拔罐務必找專業的中醫師進行治療。

 

了解更多

熱門針灸骨傷中醫推薦

查看更多大台北、桃竹苗、台中、台南、高雄針灸骨傷中醫推薦~

璟欣中醫診所(新冠視訊診療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5.0
  • tel 02 2287 6060
  • address 新北市三重區三和路4段199號1樓
璟欣中醫診所(新冠視訊診療診所)
毫光堂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5.0
  • tel 04 2522 7250
  • address 台中市豐原區北陽路132號1樓
毫光堂中醫診所
光美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5.0
  • tel 02 2891 3907
  • address 台北市北投區光明路72巷66號
光美中醫診所
濱江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5.0
  • tel 02 2515 8919
  • address 台北市中山區五常街53巷30之2號
濱江中醫診所
大現代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8
  • tel 06 295 5796
  • address 台南市安平區華平路412號1樓
大現代中醫診所
千祥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8
  • tel 06 302 7116
  • address 台南市永康區大橋二街221號
千祥中醫診所
瑞成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7
  • tel 04 2536 5773
  • address 台中市潭子區潭子街三段5號
瑞成中醫診所
港泰中醫診所(新冠視訊診療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7
  • tel 07 316 0337
  • address 高雄市三民區博愛一路100號1F
港泰中醫診所(新冠視訊診療診所)
良和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6
  • tel 02 2285 3300
  • address 新北市蘆洲區中山二路172號1樓
良和中醫診所
仁武濟世中醫
  • 推薦度 推薦度:4.4
  • tel 07 372 6488
  • address 高雄市仁武區仁忠路138號1之2樓
仁武濟世中醫
慶樺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4
  • tel 04 2242 1600
  • address 台中市北屯區瀋陽路2段103號1樓
慶樺中醫診所
意一堂
  • 推薦度 推薦度:4.4
  • tel 02 2932 9777
  • address 台北市文山區羅斯福路5段295號1、2樓
意一堂
心醫堂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3
  • tel 02 2678 1181
  • address 新北市鶯歌區鶯桃路2段17號1樓
心醫堂中醫診所
咏敬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3
  • tel 03 332 2377
  • address 桃園市桃園區信光路87號
咏敬中醫診所
大同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4.3
  • tel 02 2727 4028
  • address 台北市信義區松山路576號
大同中醫診所
同仁堂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3.3
  • tel 06 571 9888
  • address 台南市麻豆區仁愛路11號
同仁堂中醫診所
其玉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3.1
  • tel 04 2206 1296
  • address 台中市北區健行路768號1樓
其玉中醫診所
登錦堂中醫診所
  • 推薦度 推薦度:0
  • tel 04 2275 9773
  • address 台中市太平區溪洲西路19號
登錦堂中醫診所

中醫推薦專欄

【拔罐】原來每一個人的罐印顏色跟消退時間都不同!來看看中醫生怎麼說

【拔罐】原來每一個人的罐印顏色跟消退時間都不同!來看看中醫生怎麼說

絕大多數人執行拔罐是為了要舒緩堅硬的肩頸,可是某些人拔罐完以後,頸背部將出現暗紫或者鮮紅顏色的圈圈,甚至於冒出很多水珠狀的罐印,讓患者怵.....

中醫小知識:其實拔罐的瘀血顏色暗示著你屬於哪種體質!

中醫小知識:其實拔罐的瘀血顏色暗示著你屬於哪種體質!

關於中醫的拔罐,各位最在乎的東西無非便是疼痛的程度,與拔罐之後的顏色所代表的涵義。中醫師提出,在接受了中醫的拔罐治療以後,肌膚所表現的瘀.....

[中醫]不瞭解拔罐的原理跟功效嗎?花兩分鐘迅速認識!

[中醫]不瞭解拔罐的原理跟功效嗎?花兩分鐘迅速認識!

於中醫的角度下認為人會生病為體內氣血功能紊亂及其他外界因素所造成的,不過與此同時也跟免疫力具有密切的關聯,因為當身體免疫力下降得病的時候.....

原來中醫針灸跟電療區別在『這裡』!一起來瞭解他們之間的不一樣~

原來中醫針灸跟電療區別在『這裡』!一起來瞭解他們之間的不一樣~

電療的宗旨是經由微弱電流刺激肌肉收縮,繼而增進一部分血液循環以及阻斷神經痛,以達到舒緩疼痛的一種治療方法。電療的適用範圍廣並且可有效果的.....

要做中醫針灸治療的你趕快看看!治療前後需留意這些狀況(含瘀血、暈針)

要做中醫針灸治療的你趕快看看!治療前後需留意這些狀況(含瘀血、暈針)

中醫給人的刻板印象是從根本『慢慢』的把人體調理好才可以恢復健康,因而絕大多數是長輩推薦給孩子去看,但孩子會因為中藥苦而逃避不想看。現在越.....

拔罐前先確認你是不是有這幾個情形,若不留意禁忌就隨便拔罐可能會有危險!

拔罐前先確認你是不是有這幾個情形,若不留意禁忌就隨便拔罐可能會有危險!

中醫院所當中,常見到因為肩頸疼痛看醫生的病人,還有很多人於身體疲勞的時候,都會尋求中醫師拔罐來恢復元氣。拔罐療法的治療範圍很廣,尤其對減.....

針灸、中醫電針治療跟電療,各自的原理是甚麼?先了解才可挑選合適自己的方式

針灸、中醫電針治療跟電療,各自的原理是甚麼?先了解才可挑選合適自己的方式

深信接觸過中醫的人皆瞭解,針灸是中醫時常運用的治療方法之一。但針灸發展至現今,已經不止有傳統針灸可選擇,運用中式針灸跟隨電療的電針療法,.....

適度的拔罐可緩和人體的不舒服,在拔罐治療以前先來認識它的原理吧!

適度的拔罐可緩和人體的不舒服,在拔罐治療以前先來認識它的原理吧!

在中醫的角度下認為人會生病為體內氣血功能紊亂及其他外界原因所促成的,可是與此同時也跟免疫力有密切的關聯,由於當身體免疫力下降患病的時候,.....

一篇文章弄清楚中醫針灸、電療和電針的原理,就能夠對症下藥並且遠離病痛

一篇文章弄清楚中醫針灸、電療和電針的原理,就能夠對症下藥並且遠離病痛

確信接觸過中醫的人都曉得,針灸是中醫時常運用的治療方法之一。不過針灸進展至現今,已不止有傳統針灸能挑選,運用中式針灸搭配電療的電針療法,.....

〔中醫院所〕中醫師剖析,拔罐之後各種顏色的瘀血所表示的健康情況

〔中醫院所〕中醫師剖析,拔罐之後各種顏色的瘀血所表示的健康情況

有關於中醫的拔罐,各位最在乎的東西無外乎就是痛的程度,與拔罐之後的顏色所表示的意義。中醫師指出,在接受了中醫的拔罐治療之後,肌膚所發揮的.....

熱門搜尋趨勢


養生保健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