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數的人都由於處于高壓的空間下工作或是生活,而長久之下就促成身體有問題,其中一個最常見的病徵便是【便秘】。時常看到有一些便秘的患者會直接使用刺激性的藥物來幫忙排便,中醫生指出這樣事實上不僅難以改善便秘以外,甚至對藥物會有仰賴性。中醫生提出正確的治療便秘方式本該需要依照每一個人體質的不一樣,各自開出合適的中藥材、食療的食譜又或是推薦食用的食物,同時中醫生建議病患日常在生活上也需自行評斷便秘的種類,這樣才能夠正確使用中藥材、食療法或是食物調理身體,藉由這種三管齊下的方式,那麼一來對於改善便秘便不難囉!
便秘的定義
便秘是現代人忙碌的生活當中十分常見的文明病,而病因含水份攝取量少、食用低纖維質的速食等;此外由於情緒問題及藥物又或是營養食品也會造成便秘。在醫學上對便秘的定義為一週當中解便的次數不到三次,倘若基於這個定義評斷的話,也許許多人都曾產生過便秘,不過臨時的便秘不代表人體有異常,推薦各位要判定是不是便秘能夠從個人平時的排便習慣來判斷。
中藥處方也能治療便秘!
假如你也有便秘的困擾,推薦能夠嘗試下方中醫治療便秘的中藥處方,也推薦可以先諮詢中醫生。
中藥處方【1】:氣秘
木香檳榔丸:木香、莪朮、大黃、牽牛子、黃連、枳殼、黃柏、香附、三稜、芒硝、青皮、陳皮、檳榔。
中藥處方【2】:熱秘
麻子仁丸:杏仁、枳實、芍藥、厚朴、麻子仁、大黃。
防風通聖散:芒硝、大黃酒、白朮、白芍、荊芥、滑石、連翹、山梔、川芎、桔梗、石膏、蔥白、生薑、當歸、黃芩、麻黃、甘草、薄荷、防風。
中藥處方【3】:冷秘
金匱腎氣丸:茯苓、牡丹皮、乾地黃、山茱萸、薯蕷、附子、桂枝、澤瀉。
附子理中丸:白朮、人參、乾薑、附子、甘草。
溫脾湯:乾薑、大黃、甘草、附子、人參。
中藥處方【4】:虛秘
四君子湯:生薑、甘草、白朮、茯苓、大棗、人參。
香砂六君子湯:白朮、生薑、半夏、黨參、甘草、陳皮、木香、砂仁、茯苓、大棗。
食譜-三種有助於排便的食物
【1】杏仁蜂蜜芝麻露做法說明
材料:白米、原大燕麥片、芝麻糊、清水、蜂蜜、南杏仁。
做法:起初先把南杏仁、芝麻糊以及麥片分為3次先後放入攪拌機當中,清水分成4份且把一份清水拿來打隔出來的渣,打碎完全的材料之後倒進過濾帶隔渣製造杏仁漿。杏仁漿與冰糖一併放入鍋中加熱,趁杏仁糊尚未滾的時候,一面攪拌一面加白米漿,持續攪拌直至滾起,最終加入些許蜂蜜放涼就行食用。
功效:中醫生推薦此便秘食療可有效幫助排便以及滋陰生津。
【2】當歸小米潤腸粥做法說明
材料:當歸、水、燕麥、小米、決明子、芝麻。
做法:一定先將當歸浸泡半天,在鍋中倒入水等大火燒開以後,將當歸濾掉並且加入剩下的食物,此時改成中火熬煮30分鐘就好了。
功效:中醫生推薦此便秘食療能夠調理脾胃、保護腸道、清熱益氣。
【3】香蕉鮮奶做法說明
材料:要準備香蕉2根與鮮奶300cc。
做法:先把香蕉切塊並且加入鮮奶與冷開水各200cc,放進果汁機中打成汁,現喝或者是放入冰箱保存當飲料,不想喝冰的的話也能運用微波或者是隔水加溫的方式。
功效:中醫生推薦此便秘食療能夠增進腸胃蠕動。
吃這些食物可促進排便調理便秘
想改善緩釋便秘症狀,不只透過中醫調理以外,推薦還可以從生活習慣面向配合改善便秘,除了飲用足夠的水分以及恰當的規律運動以外,中醫生也建議便秘的人要攝取充足的高纖食物和伴隨規律飲食,一般推薦成年人一日纖維素攝取量為20~35克,平時三餐也需要定時定量。中醫生最後提到改善便秘的新概念便是要挑選對的食物,形成腸道內的好菌,如此一來才有利排便順暢。
台灣民眾經常吃益生菌來協助整腸、消化與排便順暢,但是多數人都不了解食用益生菌之前,要先改進身體腸胃環境。推薦吃供給腸道好菌所需要的食物,如天然食物中的大豆類、胡蘿蔔、麥類、蘆筍等皆含有寡糖,這些食物配合乳酸菌、益生菌運用,除了促進腸道之中益生菌的生長,提高腸道當中的好菌數,也可以幫助維持良好的消化道效能跟腸道健康。
發生便秘雖然是大腸的傳導功能失衡,不過跟脾胃肝腎等等都有非常密切的關聯。中醫生的治療方法雖然大部份皆是以通下為原則,但是千萬不要不分寒熱虛實就只運用瀉藥來緩解便秘。推薦有經常性便秘的人可以保持規律的生活且從改掉不愛運動、忍耐著不上廁所等等壞習慣以及調控壓力情緒來改善。便秘不行只仰賴中藥或西藥,必須通過中醫生的診斷並且搭配推薦的中藥、食療及食物來進行治療。
參考資料
通訊課程(1)【專業課程】中醫護理在臨床的應用-以便秘穴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