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生活型態的變化再加上經濟情勢的變化,讓台灣民眾在生活方面壓力大幅的提高,在台灣無論哪個年齡層,患上睡眠障礙的人口逐年上升。使用安眠藥改進睡眠障礙的人愈來愈多,按照台灣衛生福利部健保署統計,約1/3的本國人有睡眠方面的問題,如果長期睡眠品質不好,可能引發身體免疫力下降、精神疾患抑或是其他病症。台灣安眠藥的用量居高不下,本國人1年用掉9億顆安眠藥,位居大中華地區第一,不過其中卻只有不到5%的人,可尋找出合宜並且專業的管道來處理睡眠問題。
現今所謂的失眠在中醫當中叫做【不寐】、【不得臥】,睡眠方面的問題不但與心理有關,還有可能為臟腑功能失調所促成。于中醫角度中,最重要的是找到使得失眠的原因,從根本來處理造成失眠的問題,而非臨時解除的失眠的狀況。中醫治療是按照患者五臟六腑的失調與證型,調節其氣血平衡、改進睡眠品質,許多疾病也可從而隨之改進。
在中醫上會將失眠分成多種類型
中醫師提出人體內的氣血陰陽是伴隨著日出日落運轉的,假設陰陽調和會睡得好,氣血脆弱便會產生失眠的病狀;而於中醫的視角上把失眠分為以下該八種證型。
(壹)肝氣鬱結證型的病狀是精神恍惚、思慮過多、心悸。
(貳)肝火旺盛證型的病狀是失慮多夢、舌尖紅苔薄黃、大便偏硬。
(參)胃脘不和證型的病狀是舌紅、噁心嘔吐、煩躁不寧。
(肆)陰虛火旺證型的病狀是胸悶、煩燥、多夢。
(伍)心脾兩虛證型的病狀是貧血、精神疲乏、心悸。
(陸)心膽氣虛證型的病狀是心悸膽怯、處事多慮、精神恍惚。
(柒)瘀血阻滯證型的病狀是心煩不寐、頭暈眼花、偏頭痛。
(捌)思慮過度證型的病狀是口乾舌燥、心煩多汗、心悸健忘。
此外中醫師提到失眠的病人每一日能夠做適當的運動,那麼一來非但可以驅使身體健康,對於改善失眠也會有不錯的功效。
從中醫角度看失眠原因
影響睡眠的原因有很多,到底中醫師認為失眠為何會發生呢?從中醫視角來說,導致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比如下列幾種原因,都會促成身體原本的平衡被打破,從而發生失眠:
中醫師認為促成失眠的原因(壹)情緒因素:絕大部份情緒會導致失眠的問題發生,特別現代的人因為工作壓力及負荷、牽涉到家庭關係的婆媳問題和親子關係,使得每一日都處於非常緊張的狀況,壓抑的情緒不光憋在身體裡面,也會留于臟腑裡面,長期自身的情緒達不到適當有效果的調節跟抒發,就會同時發生中醫所謂的【肝氣鬱滯】或者是【心火亢盛】而導致失眠。
中醫師認為促成失眠的原因(貳)飲食不節:由於工作忙碌或是經常難以三餐定食定量,甚至暴飲暴食又或是吃得過於快,使脾胃消化功用受到影響而引發失眠,睡眠和胃的消化需要矛盾,這就是為什麼吃太飽會使睡眠中斷增加的因素,也便是古書上所記錄的【胃不和則臥不安】。
中醫師認為促成失眠的原因(參)身體機能衰退:隨著年紀越來越大,睡眠越來越少,尤其是老人,到底是為何呢?中醫認為這是因為老人【血氣衰】、【氣道澀】,也便是因為氣血衰少,血液循環不佳而導致睡眠時間以及品質較不足。
中醫師提到良好的入睡習慣有益於睡眠的品質,建議各位除了要培養規則的日常作息之外,連平常的飲食習慣同樣不可以輕忽。如果你有失眠煩惱的話就推薦需要尋找專業中醫師的幫助,藉由中醫師多面向的去瞭解你的睡眠狀況、日常作息甚至是是身心情形等,使中醫師輔助你找到失眠的原因與證型,那麼一來才可對症下藥改善失眠的病狀。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