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生活型態的變動再加上經濟時事的變動,使台灣民眾在生活方面壓力大幅的增加,於台灣不論哪個年齡層,患上睡眠障礙的人口逐年上漲 。運用安眠藥改進睡眠障礙的人越來越多,按照台灣衛福部中央健保署統計,大概1/3的本國人有睡眠方面的問題,如果長時間睡眠品質不佳,可能引發身體免疫力下降、精神疾患又或是其它疾病。台灣安眠藥的使用量居高不下,本國人一年用掉9億顆安眠藥,列居亞洲寶座,不過其中卻只有不及5%的人,可找到合宜且專業的管道來處理睡眠問題。
現在所說的失眠于中醫當中叫做「不寐」、「不得臥」,睡眠方面的問題不光跟心理有關,還有可能是臟腑功用失調所引發。於中醫觀點之中,最重要的是找到引發失眠的原因,從根本來解決造成失眠的問題,而非暫時解除的失眠的狀況。中醫治療是基於患者五臟六腑的失調與證型,調節其氣血平衡、改進睡眠品質,很多病症也能夠進而隨之改進。
失眠的類型有哪些呢?
中醫師提出人體內的氣血陰陽是跟隨著日出日落運作的,假設陰陽調和會睡得好,氣血脆弱就會發生失眠的病徵;而於中醫的觀點上將失眠分為下面這個八種證型。
【1】肝氣鬱結證型的病徵為胸悶心煩、頭暈腦脹、急躁易怒。
【2】肝火旺盛證型的病徵為面赤烘熱、口乾舌燥、心煩不眠。
【3】胃脘不和證型的病徵為失眠、噁心嘔吐、苔黃膩或黃燥。
【4】陰虛火旺證型的病徵為煩燥、嘴破、口乾舌燥。
【5】心脾兩虛證型的病徵為貧血、四肢倦怠、精神疲乏。
【6】心膽氣虛證型的病徵為處事多慮、心悸膽怯、氣血不足。
【7】瘀血阻滯證型的病徵為偏頭痛、肩頸痠痛、頭暈眼花。
【8】思慮過度證型的病徵為心神不寧、心煩多汗、氣血不足。
並且中醫師指出失眠的病患每一日可做適當的運動,這樣一來非但可以驅使身體健康,對於改善失眠同樣會有不錯的效用。
根據中醫理論探討失眠原因
影響睡眠的原因有很多,到底中醫師覺得失眠為什麼會產生呢?從中醫角度而言,導致失眠的原因有許多,如下面幾種因素,都會造成身體原本的平衡被打破,進而產生失眠:
中醫師覺得使得失眠的原因【1】情緒因素-絕大多數情緒會使得失眠的問題出現,尤其現代的人由於工作壓力與負荷、牽涉到家庭關係的婆媳問題與親子關係,造成每日都處在非常緊張的狀況,壓抑的情緒不止憋在身體內,也會留於臟腑之中,長久自身的情緒達不到適當有用的調節跟抒發,就會齊發中醫所說的「肝氣鬱滯」或「心火亢盛」而造成失眠。
中醫師覺得使得失眠的原因【2】飲食不節-由於工作繁忙或者是經常沒辦法三餐定食定量,甚至於暴飲暴食或吃得過於快,使脾胃消化功能受到影響而造成失眠,睡眠與胃的消化需要矛盾,這便是為什麼吃太飽會使睡眠中斷增加的原因,也便是古書上所記載的「胃不和則臥不安」。
中醫師覺得使得失眠的原因【3】人體性能退化-隨著年齡愈來愈大,睡眠愈來愈少,特別是銀髮族,究竟是為何呢?中醫覺得這是因為銀髮族「血氣衰」、「氣道澀」,也便是因為氣血衰少,血液循環不佳而導致睡眠時間及品質較缺乏。
中醫治療失眠的方式有許多種,基於體質特點與相關病症間的關係,跟其治療方法均已完整的記錄於中醫的典籍之中,所說的辨證論治便是依據個人表現出不相同的身體素質與病徵,給予分類接著施以治療處方,調養面向分下列幾種:養血安神、交通心腎、清化痰熱、和中安神、鎮心安神、補益心脾、安神定志、疏肝瀉火、滋陰降火、益氣鎮驚等等,讓氣血調和與陰陽平衡,使臟腑的功能得以恢復正常,並不是純粹使用安眠藥、鎮靜劑使人入睡那麼簡單,所以自然不會出現依賴性或是不吃藥就睡不好情況,更不會產生夜晚睡不著,促成白天昏昏欲睡的問題啦~
失眠雖然算不上慘重的病症,但它卻會使失眠者感到很大的苦楚。你也是備受失眠所苦嗎?倘若你正為此所困擾,建議你一定找專業中醫師判斷與治療。
相關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