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生提到肥胖為現代人常見到的文明病,也因此讓中醫推薦的按摩穴位以及穴位埋線等等減肥方法變了各位討論減肥的熱門話題。身體質量指數(BMI)以及腰圍為現在最常運用的評估指標。BMI小於18.5的話屬於體重過輕而介於24至27之間的話屬輕度肥胖,假如BMI介於27至30的話屬於輕度肥胖,介於30至35的話屬中度肥胖而高於35則是重度肥胖。此外男性的腰圍大於90公分(cm)和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cm)也都屬於肥胖。一般人的BMI應該維持在18.5至24之間,不論過胖或是過瘦皆會影響身體健康。中醫推薦可透過按摩穴位及穴位埋線來刺激穴道,達到調整體內水分的平衡和刺激血液循環且帶動新陳代謝等等,改進體質及達到養身的功效。
中醫減重的穴位按摩
想要減肥除了運動與飲食控制外,推薦還能夠運用中醫按摩穴道的原理,中醫針對減肥供給了一套穴位減肥的方式。所說的「減肥按摩」是透過運用按摩的方式來帶動脂肪,因為脂肪組織間的血管極少因此藉由密集的技巧按摩讓它常常處於軟綿綿並且易燃燒的情形,故可以促使毛細血管形成,加速脂肪組織的液化以及消耗,藉由穴位按摩減肥可改善血液循環,清除人體多的脂肪、去除浮腫因而能夠讓脂肪更快的燃燒掉摟~就算平常運動量不夠的人,人體各區域堆積了很多脂肪,也能使用穴位按摩的減肥方式,只須尋找出正確的穴位對其按摩,就能夠有效強化減肥的效果,使塑身功效更為明顯摟~
中醫生推薦穴位的如下供大家参考:
【壹】肱中穴:位在大臂內側的地方,腋窩下跟手肘中心點。按摩此穴能加快代謝速度,消除平常堆積在大臂內側的廢物,帶動脂肪消耗進而讓手臂變得纖瘦。按摩方式為運用拇指圈狀按摩。
【貳】臂臑穴:位在身體的手臂外面,三角肌(俗稱「大頭肌」)止點之處。按摩此穴可以驅使血液循環,增多臂部肌肉的彈力,進而使上臂變得緊實。按摩方式為使用食指及中指一併作圈狀按壓,以能夠感到痠痛的力度就好了。
中醫減重處方分享穴位埋線減重的原理
中醫穴位埋線減肥有別於傳統的針灸減肥,是傳統針灸治療的進化與演進,因此於現在深受想減重的人推薦。其最大特性是羊腸線會于人體之中24小時持續有效對於穴位刺激長達一星期左右,一直到埋入的羊腸線被身體吸收為止,另外每一次治療時間約10min(s)左右,因此十分快速又方便,相較傳統針灸所造成的就醫次數頻繁跟作用僅有30至40min(s)更有顯著達到減肥的最佳作用,所以穴位埋線減肥比早期針灸療法長效性高以外並且作用更好,人體由於穴位埋線的根本調理作用,不僅能清除體脂肪之外,還能夠藉由調養體質、改善新陳代謝率及內分泌問題麻煩,除了讓人體會更健康之外,同時也可瘦身減重。
假設以全身減重當作目標時,就一定先運用腹部脾經、胃經、任脈的穴位為主進行埋線治療,使用到的穴位包含:上脘穴、滑肉門穴、外陵穴、天樞穴、中脘穴等。中醫穴位埋線減肥就是代替方案,只需每14天埋一次就好,一樣可以達成刺激穴位經絡的作用。但是無論是針灸還是埋線都只是是輔助,所以中醫生推薦最重要的還是透過均衡飲食、運動和培養出色的生活習慣來改變身體素質摟~
穴位埋線的功效與副作用
◇中醫減肥穴位埋線副作用【壹】:局部覺得痠痛、腫大又或是麻的感受
普通人埋線完三日內出現肌肉痠痛感,尤其腿部肌肉厚實的地方痠痛感覺更明顯,身體素質較虛的人酸痛感受可持續7天,這些皆是正常的現象非副作用,中醫生推薦能多拍打或者熱敷緩解。
◇中醫減肥穴位埋線副作用【貳】:可能會有皮下出血或是瘀青腫脹的跡象
由於埋線時針具進針,有時會恰巧扎到皮下微血管,有一些穴位可能會有出血的現象,所以埋線後可能會產生瘀青,屬十分正常的現象,不必緊張並且不會影響健康和療效。埋線當日假設有出血,中醫醫生推薦能先冰敷以止血消腫,三天以後可以熱敷以散瘀血。
◇中醫減肥穴位埋線副作用【參】:因為羊腸線的刺激可能會於埋線的地方發生硬塊
一小部分人由於體質新陳代謝較衰弱,故可能會於埋線之處產生小硬塊,此為一部分羊腸線吸收代謝比較慢,正常來說,1至2個月小腫塊會漸漸代謝吸收消失。最後中醫醫生提醒,假如擔憂可能有副作用出現,建議至中醫診所做洽詢,以免耽誤時間使您的病情惡化摟~
中醫生於治療減肥的患者時一般會使用穴位埋線跟穴位按摩這兩個方式,而穴位埋線其實便是針灸的一種,為透過『以線代針』的方法來執行治療;穴位按摩則是透過適當的力道來刺激減肥患者的穴位,幫助減肥患者提升新陳代謝。不過中醫生指出不論為穴位埋線還是穴位按摩,這一些療程都不推薦大家在身體情況不良的時候執行,另外推薦大家對減肥這件事務必擁有正確的心態,僅有透過飲食控制和運動才是較健康的減肥方法。
延伸閱讀